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水稻绵腐病别担心 对症下药是关键(水稻绵腐病怎么治)

时间:2025-01-09 09:56:56编辑:147小编来源:undefined当前位置:首页>>种植技术>>大田种植技术

水稻绵腐病是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尤其是在水稻秧苗期发生多。尤其是在低温环境的条件下,发病极为严重。水稻在播种后,若气温低于10℃以下的温度,秧苗的根部活力就逐渐减退,其吸水吸肥的能力随之下降,终导致烂秧。

水稻秧苗在3叶期前后,气温逐渐下降,持续的时间越久,根部的生长明显缓慢,病菌随之侵染秧苗,烂秧就越发严重。水稻绵腐病在发病时,秧苗的幼芽部位出现少量的乳白色胶状物,随后会随之逐渐扩散,致使整株出现铁锈色,受到侵染的水稻内部出现腐烂,导致不能萌发,病株由基部腐烂而渐渐枯死。在发病期间,受到低温的影响,水稻生育提供了病菌侵染的条件,播种后气温越低,持续的时间越长,对水稻产生的生育影响越大,水稻绵腐病就越来越严重。

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防治水稻绵腐病,将严格的挑选种子,防治水稻芽儿受冻,催芽时防治过热,不得超过30℃,催芽过后应及时晾种;加强水稻间的水分管理,湿润育秧播种后,遇低温下雨天短时,应灌水保护其水稻发芽。可以采用药剂进行防治,在播种前采用敌克松对苗床进行消毒,一旦发现病株后,及时施用药剂进行防治。每亩采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00倍液或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硫酸铜1000倍液均匀喷施。

水稻绵腐病在发生病害严重时,秧田应更换清水2-3次后在进行施药。另外,每亩撒施草木灰15公斤-25公斤,会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为什么发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状)

水稻绵腐病防治再改造(水稻绵腐病是真菌还是细菌感染)

大田种植技术本月排行

大田种植技术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