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常见误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常见误区是)

时间:2025-02-21 12:16:25编辑:147小编来源:undefined当前位置:首页>>种植技术>>大田种植技术

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到了小麦抽穗期,也即是小麦的杨华奇,这个时候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小麦一旦感染赤霉病,会导致籽粒不能正常灌浆,形成“白穗”,严重降低产量。防治赤霉病的适合时期较短,一旦错过,将难以。根据以往经验,部分农民在防治技术上存在以下问题,需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对症解决。

选药不准确。市场上防治赤霉病的药剂很多,有的品种是兼治而非专治,有的是复方制剂,有的质量不达标。个别农民图省事喜欢用复方或兼治品种,导致防治效果不佳。对策:到正规农资门市购买。选用药效高、残效期长的内吸性专用优质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一般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100克穗部喷雾。在多菌灵使用较频繁、抗性菌株比例较高的地区,可将多菌灵与戊唑醇交替使用,或用多菌灵与戊唑醇等的复配剂。

重治不重防。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有的农民却习惯在发病后。目前病菌处在潜伏期,若遇3天以上多阴雨天气,赤霉病有可能偏重发生。对策:务必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10%扬花)及时喷药预防。可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时间,如抽穗期天气预报有连续阴雨,应抓住齐穗阶段提前用药;如抽穗期低温日照少,则在始花期(5%-10%植株开花)用药。

药量不足。部分农户为省时、省工,将1亩地的农药放到1喷雾器中,加15公斤水,这样用水量太少,难以喷洒均匀。对策:根据麦田密度,每亩地药液以30-45公斤为宜,少不低于30公斤,即每亩用药数量平均分配到2-3喷雾器药液中。

方法不当。有的农户将药液重点喷到小麦叶片上,还有的不注意雨后补防和二次用药。对策: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喷匀喷透。用药次数要综合考虑菌源量、发病情况、防治效果等因素,对于往年发病重的地块和阴雨天气较多时,要进行第二次防治,一般在次用药后7天左右进行二次防治,同时注意雨后补喷。

以上就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常见误区,希望上文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防治小麦腥黑穗病、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腥黑穗病有哪几种)

防治小麦锈病(防治小麦锈病的关键在于选栽高产抗病品种)

大田种植技术本月排行

大田种植技术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