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纳米农用化学品(主要包括纳米农药和纳米肥料)的尺度效应,为纳米农用化学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纳米杂志(ACS Nano)》上。

纳米农用化学品因粒径在纳米尺度而得名,其核心特质是尺度效应,即纳米农用化学品因尺度显著降低而导致主要理化性质和应用性能发生变化的现象。纳米农用化学品的尺度效应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难点。
研究发现,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纳米农用化学品会因尺度降低带来利用率的提升,但尺度效应与纳米农用化学品的尺寸“越小越好”并不完全等同。研究者应根据靶标生物特性、田间实际应用场景以及环境因素探寻相匹配的适宜尺度,从而在农用化学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获得平衡。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
相关新闻从政府、企业、渠道和用户的视角下,多维审视农药 ″一证一品″ 政策其中,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在″农药标签和说明书不得使···
2024-12-02阅读全文 >>
-
近日,先正达宣布将在美国登记新型有效成分——异噁唑虫酰胺(isocycloseram),并已将其命名为PLINAZOLIN®技术。一···
2025-03-05阅读全文 >>
-
2月17日上午,中国中化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沪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期间,中国中化旗下先正达集团与上海市金山区政府签署···
2025-02-20阅读全文 >>
-
近年来,中国农药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拓展过程中,逐步攻克了传统的技术壁垒,如高昂的登记费用和专利限制,但一个更具隐···
2025-03-27阅读全文 >>
-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ål)]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也是江苏省水稻的重要害虫,在江苏···
2024-12-24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