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产能28倍于市场需求?!农药行业如何突破内卷?(农药行业产业链结构图分析)

时间:2025-03-11 08:53:52编辑:147小编来源:undefined当前位置:首页>>国内时讯

内卷,随着近几年农药行情的高开低走,而且至2025年的现今依然不见好转的情况下,在我们这个不敌小龙虾的产业中越来越普遍。降价,再降价在各个品种、各个市场上不断上演,甚至卷不死就往死里卷等口号被不少人越叫越响。众多农药企业或农药人受得了就受,受不了就走的心态因此也越来越普遍。

       那么,目前我们的农药行业到底卷到什么地步了?之后还能如何卷?特别是在提倡高质量发展的目前,仍要继续卷吗?

内卷,可能让农药行业乱像层出不穷

口罩疫情期间疯狂上涨的农药行情,在2023年时却全面下滑,整个收入、利润和出口均呈两位数下降,特别是在利润总额下降62.2%之后,不少的农药行业人开始慌了,生怕挺不过去这轮低迷。而在2024年超70%企业出现下滑的报表出来之后,低迷程度直逼目前让人望而却步的房地产。

也许正是因此,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降价,以及自杀式、屠杀式的降价,让各大农药产品的行情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而一再降价的问题,可能导致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剂型,在同质化竞争中开始出现了不同的效果,这里面是否有偷工减料?是否有当用的助剂不用或少用?是否有为减少成本减少清洗出现交叉污染?是否有以废料当原料?有多少劣币驱逐了多少良币?包括但不止这些的因素,让我们很多农药企业要么处于盈亏平衡点,要么处于亏损状态。另外,如氯虫苯甲酰胺胺产能已经达28倍全球市场需求等问题,可能均需要我们负责任地去思考,负责任地去结束这种恶性循环。

特别在印度农药崛起,草铵膦和莠去津等双反浪起的时候,我们是否有思考过还要内卷?是否能切换为外卷?因为,2022年时超3,000亿元的农药行业规模,到2023年时已经萎缩到了2,800亿元,那么2024年的数据你是否已经看到?2025年呢?据相关行业人士的预测,很难改观。

       也许是国家相关部门看到了这种可能性,发改委也已经出台了反内卷的相关政策,并进一步鼓励以高科技、高效能创新为方向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已成农药行业的主题和方向

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充分彰显了国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心。同时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大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决遏制内卷式恶性竞争,推动行业自律和协调发展。而刚刚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

所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在2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农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我们农药行业要把握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努力实现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符合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要求,为农药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同时李钟华提出,一方面要通过产能优化和产品质量提升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低价恶性竞争,推动农药行业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变。另一方面要坚持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的双向负责,聚焦绿色低碳工艺、数字化技术,深化双碳目标导向,推动智能制造和产业链协同,提升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再者,还要建立产能预警,开展大宗产品风险评价防范,以及竞争和国际贸易壁垒等风险的传导,确保行业在经济周期中实现稳健增长。

而作为农药生产大省的江苏,据江苏省农药总站站长邓建平介绍,不仅农药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江苏农药企业更是占据了目前农药百强榜的四分之一之多。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的多菌灵便是首先在江苏开发生产的农药之一。后经70多年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的江苏省已经拥有了科研开发、原药、中间体、助剂和制剂,以及营销服务的完备产业体系,成为了全国农药行业的领头羊。其中已经吸引了巴斯夫、优嘉植保、长青农化、泰禾化工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农药生产企业入驻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洋口化工园,据洋口化工园孙玉来主任介绍,该园区已经连续6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30强。并且目前,洋口化工园仍以产品高端化、工艺绿色化、装置智能化、管理现代化为发展方向,聚焦精细化工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牌,强化安全环保监管,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而在未来,孙玉来表示,将会加快农药行业绿色转型,努力将洋口园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农药产业的创新高地,绿色标杆。

同时,作为农药行业知名的上市公司,江山股份在面对目前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时,据其董事长薛健介绍,已经以创新突破发展瓶颈,以数字化强化发展引擎,以绿色化筑牢发展根基,并加速推进了第3次创业新征程。据了解,江山股份近3年的研发投入近7亿元,申报专利100多项,包含高活性、见效快的新型绿色除草剂在内的储备新产品超10个。同时自2022年起,江山股份已经开展草甘膦等产品在转基因作物上的大面积商业化试点示范。再者不断推进自身业务发展相匹配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智能化和数字化双向赋能,促进企业流程再造。已建成投运的绿色智能工厂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驱动,加速打通生产、仓储、物流及服务的全链条数据,实现了工作效率和高端品质的双提升,引领着农药行业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高质量转型。

反内卷,需要创新,更需要保护创新

农药市场属于商业的一部分,而商业的本质在于交换,但交换的本质在于差异化。所以,如果只是同质化的内卷式竞争,或会离真正的商业,或农药行业越来越远。而通过创新而来的高质量产品、技术,或发展模式,或正是新质生产力应有部分。当然,通过高质量发展起来的这些农业企业,在农药行业中的地位也必然越来越巩固。

据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刘绍仁副总农艺师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农药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影响下,已经停止了50种农药原药的新增生产许可,已取得所列50种农药原药生产许可的企业难以产能转移,同时所列50种农药原药在建项目也难以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而且经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认定之后,苯甲酸纳、壳聚糖、焦亚硫酸钠、派烯等等以食品添加剂、农药助剂作为有效成分的新农药登记,则不属于新农药和新质生产力,原则上不会被批准。因为对新农药来说,应当具有创新性,与已登记产品相比,在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应当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刘绍仁副总农艺师建议农药人,多多关注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等国家鼓励的方向,关注农药行业向技术服务转型的本质要求。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段又生则表示,我们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鼓励创新,但也要保护创新。因为只有保护好创新,才是真正地鼓励创新。而可喜的是,我们的新农药登记,也将会充分考虑首登的保护,避免过多同质化的无序竞争。如此这样,28倍全球需求的产能,必不会再次出现。

聆听到这么多行业领导、专家的提醒和要求,不知道我们企业老总是否有所启发、思考和警醒。尤其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粮食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发展赋予了农药行业双重使命。所以,我们的农药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刚需,也是与生态和谐共生的试金石。目前的内卷,也许正是农药行业黎明前的黑暗。

写到这儿,笔者想以江山股份董事长薛健的话与行业同仁共勉,他说,目前农药产业“既要守住安全底线,更要守住绿水青山红线”的使命从未如此清晰。所以我们要拒绝内卷,要守住底线,直面挑战,携手创新,发展农药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共同谱写中国农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两大化工大省实力PK,产业格局与发展优势各有千秋(化工系全国大学排名)

先达股份全新专利除草剂道清扬®正式上市(先达水稻田除草剂)

国内时讯本月排行

国内时讯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