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江苏省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申请的37%苯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产品(苯醚菌酯3.7%+戊唑醇33.3%)获批在我国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小麦赤霉病和锈病。这是苯醚菌酯首次在我国小麦上登记。
防治小麦赤霉病,推荐以15~25毫升/亩剂量,兑水40~50公斤/亩,在扬花前或扬花初期使用(小麦扬花后不能使用,避免增加毒素污染的风险)。防治小麦锈病,推荐以15~25毫升/亩剂量,兑水40~50公斤/亩,于发病初期(小麦扬花初期)开始喷雾施药,视病情发展情况,间隔7天左右施药1次,可连续用药2次。在小麦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35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
苯醚菌酯是浙江省化工研究院自主创制的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治疗和渗透活性,并具有一定的内吸传导活性,对由子囊菌、鞭毛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效。
此前,江西禾田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国独家登记3个苯醚菌酯产品,分别为98%苯醚菌酯原药、10%苯醚菌酯悬浮剂、40%苯醚菌酯·氟啶胺悬浮剂,其中2个制剂分别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
GB 2763规定苯醚菌酯在我国黄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为0.5 mg/kg(临时限量),尚未制定苯醚菌酯在我国小麦及其制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