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江苏省植保植检站印发《2025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方案》(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用什么药最好能兑杀虫剂一起用吗)

时间:2025-04-17 09:30:57编辑:147小编来源:undefined当前位置:首页>>国内时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病害,也是江苏杂交水稻上的重要病害,在我省杂交水稻种植区常发,疫情传入水稻制繁种基地风险高,对粮食安全和制繁种安全构成明显威胁。2024年该病害在我省发生总体稳定,以老病区为主,但发生面积较2023年略增,局部地区偏重发生,综合考虑今年气候条件、品种布局、田间菌源等因素,预计2025年江苏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切实做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工作,保护我省粮食生产安全,服务“虫口夺粮”保丰收提单产目标,制定本方案。

1  防控目标

聚焦重点区域,加强检疫监管、源头阻截、监测预警、全程防控,提升主动预防、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理能力,力争将发生区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确保疫情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力争水稻制繁种田不发生疫情;确保新发疫点早发现、早处置,新发疫点处置率100%。

2  重点任务

实行“源头管控、预防为主、全程防控、分区治理”防控策略。在全面开展检疫监管和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疫情发生区和水稻制繁种田推行种子处理、秧田期预防、大田适期防控或预防的全程防控措施。

       (1)加强源头检疫管控

一是严格调运检疫。加强对外地调入的水稻种子检疫,查验检疫证书,杂交水稻(包括部分杂粳)种植区可加大抽样复检力度。二是规范产地检疫。水稻制繁种区重点查验原种来源和检疫证书,对由疫情发生的重点地区调入的种子进行复检;严格按照产地检疫规程开展田间检疫,确保调查频次和面积,产地检疫合格的认真核定产量后签发证书。三是及时检疫处置。制繁种发病田块坚决不予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并依照《植物检疫条例》相关规定监督生产者及时处置疫情、销毁染疫种子或改变用途。对新发疫点要依法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予以铲除,并及时开展染疫种苗溯源监管,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典型案例。

       (2)加强疫情监测预警

充分发挥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点的“哨兵”作用,加大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力度,台风、暴雨后及时开展专项调查。疫情发生区重点监测病害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未发生区重点监测是否有新发疫情(点)。一旦查见疑似疫情及时鉴定,新发疫情确认后按照相关程序及时上报,并迅速采取处置措施。要加强疫情发生动态与趋势分析研判,适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科学防控。

       (3)落实全程防控技术

一是推进种子处理。播种前选用20%噻唑锌200~400倍液常温浸种36~48小时后催芽播种;或使用40%三氯异氰尿酸300~600倍液浸种12小时,清水洗净后,再用清水浸种12小时后催芽播种。二是做好带药移栽。坚持秧田预防和大田控制相结合。在移栽前2~3天对苗床或育秧盘进行喷药预防,防止带菌秧苗进入大田,预防大田早期病菌侵染,药剂可用噻唑锌、噻霉酮、噻菌铜等。三是及时药剂封控。大田零星出现病斑要及时药剂封控,并对周边区域施药保护,5~7天后再次用药防控。常发区未发病田块和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在分蘖末期和孕穗末期施药主动预防。药剂可选用噻唑锌、噻霉酮、噻菌铜、春雷·噻唑锌、丙硫唑、氯溴异氰尿酸、王铜、春雷霉素、四霉素、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等。四是注重科学用药。用足药量、水量,围绕发病中心由外而内进行喷药。遇台风、暴雨及时补治。注意药剂轮换使用,生物药剂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五是加强健身栽培。疫区有条件的可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上年新发疫点坚决实行改种;发生区推行土壤深耕;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浅水勤灌,避免病田水流向非病田。

3  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指导。多形式宣传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病害的危害性,普及防控知识,增强种子生产经营者的检疫主体意识,提高种植者防治主动性和科学性。重点宣传药剂浸种的重要性,培训种子处理技术要点,关注工厂化育秧点,不断提高种子处理覆盖面。在种子处理和防治关键时期,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

(2)加强试验示范。依托省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联合监测与防控协作组,积极开展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筛选高效新药剂、新技术,进一步优化防控技术。在病害重发区和杂交水稻制种区建立病害全程防控技术展示点,举办现场展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省病害防控水平。

新朝阳首款微生物菌剂获准登记(成都新朝阳冠菌素)

麦田多花黑麦草科学防控技术培训班在江苏睢宁举办(麦田黑土咖喱)

国内时讯本月排行

国内时讯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