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水稻立枯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防治方法(水稻立枯病能治好吗)

时间:2025-01-13 14:20:55编辑:147小编来源:undefined当前位置:首页>>农资百科>>农药百科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常发病害,严重时可以引起苗枯和白穗,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水稻立枯病发病原因

1、气候影响

2、播种量大

3、壮秧剂使用不当

4、苗床酸碱度失调

5、覆土厚度不均匀

水稻立枯病发病症状

水稻立枯病在苗床上常见到明显的发病中心,并由发病区迅速向四周扩展。主要有芽腐和针腐等症状:

芽腐是在出土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芽或幼根变褐色,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基部生有霉层。

针腐多发生于立针期至2叶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种子和茎基交界处常有霉层,茎基软易折,根变成黄褐色。

从出苗到插秧的整个育秧阶段均可发生,但离乳期发病最重。病苗叶尖无露珠,心部或上部叶片打绺,根少且呈暗黄色,无新根,基部逐渐黄枯,软化至腐烂,取苗时与种子分离。

水稻立枯病防治方法

1、精心选种与晒种

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2、适期播种

播种密度不要过大。经验表明,应在夜温最低温度8度以上播种,不要盲目抢早。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为了节省农膜等生产成本,以及考虑到出苗率、插秧机插秧等原因,往往会加大播种量。这是一个误区!

3、提前预防

在水稻秧苗1.5-2叶期时,就要开始喷施预防立枯青枯病的药了。

4、苗床管理

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练苗等环节的工作,提高幼苗抗病力,防止和减轻立枯病、恶苗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

要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炼苗环节,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28度,尽量少浇水,第2叶期后必须使其逐渐适应寒冷条件,22-25度,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度,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3叶期后白天应揭膜通风锻炼,夜间如果无霜冻也要揭膜使之经受低温,这样才可以培育出抗寒力强的壮秧。

以上就是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农业资讯,请继续关注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农业资讯。

水稻立枯病如何防治 科学防治技术(水稻立枯病怎么防治)

水稻立枯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病原因(水稻立枯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农药百科本月排行

农药百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