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水稻齿矮病如何防治 水稻齿矮病的防治措施(水稻矮缩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时间:2025-01-13 17:04:09 编辑:147小编阅读: 0 当前位置:农资百科 > 农药百科 >

水稻齿矮病是一种水稻病毒病,该病危害性很大,严重的病株率可达90%以上。该病是由褐飞虱取食烟后稻、双晚秧苗而传毒,造成一些秧苗携带齿矮病毒,移栽后表现出齿矮病症状。所以抓好烟后稻、双晚秧田期稻飞虱(褐飞虱)防治可以有效地减轻齿矮病的发病率,是目前预防水稻齿矮病的为有效的手段。那么水稻齿矮病如何防治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齿矮病的防治措施。

水稻齿矮病症状表现

水稻齿矮病又称裂叶矮缩病,发病后染病株矮化,叶尖旋转,叶缘有锯齿状缺刻。苗期染病心叶的叶尖常旋转10多圈,心叶下叶缘破裂成缺口状,多为锯齿状。分蘖期染病植株矮化,株高仅为健株1/2,叶片皱缩扭曲,边缘呈锯齿状,拔节孕穗期发病,在高节位上产生1至数个分枝,称“节枝现象”,分枝上抽出小穗,多不结实。有时叶鞘叶脉肿大,病株开花延迟,剑叶缩短,穗小不实。

水稻齿矮病的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选育和换种抗病品种,在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并合理作物布局,早播要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连片种植,尽可能种植熟期相近的品种,尽量减少单、双季稻混栽面积;收获时要背向割稻。

2、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深翻晒田,田边杂草,在水稻生长期及时追肥,同时在拨节孕穗期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3、治虫防病。在发病初期应根据植保要求喷施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等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关于水稻齿矮病如何防治,水稻齿矮病的防治措施,农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希望小编对水稻齿矮病的介绍,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种植水稻,取得一个好的丰收!

上一篇: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技术(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技术是什么)

下一篇:水花生如何防治 水花生生物防治技术(水花生防治)

相关文章:

农药百科本月排行

农药百科精选

农药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