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玉米大、小斑病严重怎么办 如何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

时间:2025-01-20 15:09:56编辑:147小编来源:undefined当前位置:首页>>农资百科>>农药百科

今年的雨水相对往年较多,空气湿度偏大,这为玉米大、小斑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玉米大、小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植株感病后,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那么,玉米大、小斑病严重怎么办?如何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呢?一起来看看吧!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灰黑色霉状物,致病不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玉米大斑病传播途径和条件

病原无性态为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属子囊菌门。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作为翌年初侵染原,通过雨水和气流传播。当温度为20~25℃,且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时,该病会大面积流行。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危害特征

主要为害叶、茎、穗、籽等,病斑椭圆形、长方形或纺锤形,黄褐色、灰褐色。有时病斑上具轮纹,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点。

传播途径和条件

病原无性态为玉蜀黍平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属子囊菌门。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作为翌年发病初侵染原。当外界温度在20~32℃,且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该病会迅速流行。

玉米大小斑病防治办法

1.农业防治

减少菌原:播种前清洁田园、深翻土地;发病初期,摘掉老叶、病叶,减少再侵染原。

改进栽培模式:宽窄行种植,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覆膜种植,保水保肥,保证其营养,提高其抗病性;增施磷、钾肥,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

防虫:虫子对玉米的危害直接导致玉米抗性的降低,后期会加重病害,建议在喷施玉米化控剂时加入氯虫苯甲酰胺类药剂,在化控的同时实现防虫。

防病:在病害发病初期,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丙环唑或苯醚甲环唑复配嘧菌酯成分的药剂,同时也可加入氯虫苯甲酰胺及全营养叶面肥,在防病过程中,同时实现降低玉米穗螟、杆螟及穗腐的发生,并实现增产。

以上就是农资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玉米大、小斑病严重怎么办,如何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农业技术,可以关注:大农化网

玉米多穗长什么样子 图片 玉米多穗的原因(玉米多穗现象的解释和意义是什么)

玉米大喇叭口期该如何管理 管理技巧有哪些(玉米大喇叭口期的特征)

农药百科本月排行

农药百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