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玉米褐斑病危害有多大?玉米褐斑病如何防治?(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在这里了,需要的赶紧来看了)

时间:2025-01-23 12:42:18编辑:147小编来源:undefined当前位置:首页>>农资百科>>农药百科

自7月份以来,雨水较多,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容易导致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如果不能及时防治,将对今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产生重大影响。那么,玉米褐斑病危害有多大?玉米褐斑病如何防治?

玉米褐斑病的症状

玉米褐斑病通常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更多,常密集成行。

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

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近。

玉米褐斑病的防治

根据目前多雨的气候特点,喷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雨后补喷,较好地控制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危害。施药时间应在上午10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避开高温时间喷药。

为防治玉米螟、粘虫、棉铃虫等害虫以及促进玉米增产,可在药剂中加入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促健壮生长,以提高抗病能力。

以上就是玉米褐斑病的简单介绍,更多产品和技术咨询请关注大农化网。

玉米褐斑病什么时候发生 发病时期 症状表现(玉米褐斑病发病规律)

玉米褐斑病发病原因 玉米褐斑病用什么药治效果好(玉米褐斑病的症状有哪些)

农药百科本月排行

农药百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