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吡蚜酮的优势和缺点有哪些(吡蚜酮如何生产)

时间:2024-12-13 09:40:25编辑:147小编来源:undefined当前位置:首页>>农资百科>>农药百科

吡蚜酮是1988年瑞士诺华(Novart,现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新型的吡啶杂环类杀虫剂,1994年上市。该产品主要特点是有内吸性,抑制昆虫取食,但无击倒活性,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十分有效。

那么,你知道吡蚜酮的优势和缺点有哪些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吡蚜酮优势

作用方式独特

吡蚜酮是新型内吸性杀虫剂的代表,对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有优良效果,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

低毒

吡蚜酮低毒,对天敌影响小,仅作用于刺吸口器害虫。该化合物对皮肤和眼睛均无刺激,且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毒性很低,对于鸟类、鱼类、蜜蜂等也有很好的安全性。

高效

根据作物以及害虫的不同,一般情况下药物稀释倍数在3333~10000倍之间。而吡蚜酮用药量低于其他品种,使用稀释药物10000倍的药液就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高选择性

唑蚜威和抗蚜威是选择性较好的杀虫剂,但前者毒性较大,后者对棉蚜几乎无效。而吡蚜酮明显优于以上两种品种。据试验表明,吡蚜酮对各种蚜虫都有优良的防效。

残效时间长

据试验表明,吡蚜酮的残效期长达―个月以上。

吡蚜酮的优势和缺点有哪些

与环境相容性好

吡蚜酮以及其代谢产物仅存在于土壤表面层,且很难与土壤相容,更不易下渗到土壤深层,这样就减小了吡蚜酮污染地下水的可能,加之吡蚜酮半衰期较短,在环境中能够迅速降解,因此,其是一类对环境威胁较小的绿色杀虫剂。

吡蚜酮缺点

抗性风险

由于常年累月的使用,水稻飞虱对吡蚜酮已经产生了较高的抗性,其开发基于与有机磷类杀虫剂和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复配。

速效性差

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造成其速效性较差,杀虫谱仅限于刺吸口器害虫。使用中需要和速效性较强的杀虫剂品种复配。

吡蚜酮在植物体内具有内吸输导作用,能够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内进行向顶和向下的双向输导。土壤和茎叶处理结果表明,吡蚜酮能够穿过植物薄壁组织进入植物体内,并能够产生很好的防效,由于它的这一特性,在茎叶处理以后产生的新生组织也会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吡蚜酮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农资技术消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留言回复即可获得所需消息。

吡蚜酮杀什么虫子 吡蚜酮的作用与功效(吡蚜酮能杀什么虫)

吡蚜酮的作用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事项(吡蚜酮对什么作物药害)

农药百科本月排行

农药百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