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是人们非常喜爱的蔬菜之一,市场需求很大,因而受到种植户的欢迎。那么,扁豆的淡褐斑病该如何防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扁豆淡褐斑病的危害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扁豆淡褐斑病的病害特征
扁豆淡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颜色较褐斑病浅,中央灰褐色,边缘暗灰褐至浅黑褐色,微具轮纹,后期上生褐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扁豆淡褐斑病的发病条件
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附着在种子上或随同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播种带菌种子,长出幼苗即染病,子叶或幼茎上出现病痕和分生孢子器,产出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潜育期6~8天。田间15~20℃及多雨潮湿易发病。
扁豆淡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重病田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
2、选留无病种子,或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4~5小时后,置入50℃温水中浸5分钟,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
3、选择高燥地块,合理密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抗病力。
4、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进行深翻,减少越冬菌源。
5、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以上就是扁豆淡褐斑病的危害特征以及防治方法。更多作物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和肥料小知识小技巧请关注火爆农化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