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菜豆菌核病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菜豆菌核病?(菜豆病毒病防治)

时间:2025-02-19 10:23:31编辑:147小编来源:undefined当前位置:首页>>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

在保护地栽培菜豆时,菜豆菌核病经常发生,主要为害近地面的茎基部、蔓茎分叉处,还可为害豆荚。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菜豆菌核病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菜豆菌核病?

一、菜豆菌核病危害症状

本病发病时,多从近地面茎基部或分枝处开始受害。初为水浸状,逐渐形成灰白色,皮层组织发干萌裂,呈纤维状。

气候潮湿时,在茎的病组织中腔部分有黑色菌核。蔓生架豆从地表茎基部发病,可以致整蔓萎蔫死亡。

发病后期,在病茎表面和髓部产生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圆形或不规则形。干燥 时,植株表皮破裂,纤维束外露似麻状。

二、菜豆菌核病的发病规律

菜豆菌核病在比较冷凉潮湿的条件下发生,适温为5-20℃,适宜温度为15℃左右。子囊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很广,在0-30℃均可萌发,而以5-10℃适宜。菌丝在0-30℃均能生长,但以20℃适宜。菌核形成的温度与菌丝生长要求的温度一致,但菌核在50℃以下,5min即可死亡。

菌核病菌的接种体及菌丝侵染菜豆时,要求植株表面保持自由水48-72h;被害植株上的菌丝侵染时,需16-24h,但相对湿度低于100%病菌即不能侵染。

菜豆菌核病一般在开花后发生,病菌必须在衰老的花上取得营养后才能侵染健康部位。由于蔓生菜豆为无限花序,因此受害期比较长。

三、菜豆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1、从无病株上采种,如种子中混有菌核及病株残屑,播种前用10%盐水选种;

2、轮作、深耕与土壤处理,收获后进行一次深耕,使大部分菌核埋在6cm土层以下,掌握在于囊盘出土盛期进行中耕,切断子囊盘;

3、勤松土,除草及时,清理下部老叶、病株;

4、铺盖地膜,合理施肥,利用地膜阻挡子囊盘出土,要求铺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5、药剂防治:40%菌核净可湿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一般由发病初期结合清理病残株喷洒农药,重点喷花器与老叶,蔓生菜豆一般10-15天1次,矮生菜豆每周1次。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菜豆菌核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办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1988.TV!

菜豆花叶病怎么办?菜豆花叶病的症状及防治法(菜豆花的结构图及作用图片)

菜豆菌核病的症状有哪些?怎么防治菜豆菌核病?(菜豆生产上不宜施含什么肥料)

蔬菜种植技术本月排行

蔬菜种植技术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