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的营养价值也是很高的,富含大量的维C,酸甜可口,很多人都爱吃。目前,市场上对于西红柿的需求量还是不错的,种植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西红柿细菌性斑点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西红柿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病症状
西红柿细菌性斑点病又称为细菌性斑疹病、细菌性叶斑病,是危害西红柿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该病主要危害西红柿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具体症状表现如下:
1、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2-4毫米,斑点周围有时会出现黄色晕圈。发病中后期病斑变为褐色或黑色,如病斑发生在叶脉上,可沿叶脉连续串生多个病斑,叶片因病致畸。
2、茎染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点,扩大后病斑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边缘稍隆起,呈疮痂状。
3、花蕾染病: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
4、果实和叶柄染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斑点,稍大后病斑呈褐色,圆形至椭圆形,逐渐扩大后病斑转成黑色,中央形成木栓化疮痂。
西红柿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带病种子越冬也可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病菌在干燥的残余组织内可长期成活,并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田间发病后,病原细菌通过雨水反溅、雨露或保护地棚内浇水等传染途径,在植株表面具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从植株自然气孔或伤口侵入。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8-28℃,主要发病盛期在春季3-5月。发病的年份多为早春温度偏高、多雨,保护地处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浇水使用河道污水、关棚时间过长等因素造成。
西红柿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病品种。
2、种子消毒
种子是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先用冷水浸泡种子,再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泡30分钟,或选用氯酸钠、中生菌素浸种,洗净后播种。
3、加强田间管理
开好排水沟系以降低地下水位,合理密植,适时开棚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浇水要用清洁的水源。
4、清园
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及周围杂草,及时摘除老、病叶、病果,集中销毁。
5、药剂防治
可在发病初期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600倍液、20%噻菌灵(龙可菌)悬浮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0.3%-0.5%氢氧化铜溶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
以上就是西红柿细菌性斑点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更多作物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和肥料小知识小技巧请关注火爆农化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