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杨梅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是什么?(杨梅斑怎么洗)

时间:2024-12-23 15:23:40编辑:147小编来源:undefined当前位置:首页>>种植技术>>水果种植技术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杨梅叶片,引起大量落叶,花芽和小枝枯死,树势衰弱,严重者整株树死亡,给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杨梅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和防治方法是什么?来看一看吧。

一、杨梅褐斑病发病症状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片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起初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后渐扩大成为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直径4~8毫米,后期病斑中央变成浅红褐色或灰白色,其上密生灰黑色的小粒点,即为病菌的子囊果,然后多数病斑相互联结成大斑块,叶片干枯脱落。发病的树当年10月就开始落叶,全次年70%~80%的叶片脱落。叶片脱落后不久,出现花芽与小枝枯死,对树势和产量影响极大。

二、杨梅褐斑病发病规律:

杨梅褐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菌以子囊果在落叶或树上的病叶中越冬。次年4月底早5月初在子囊果开始形成子囊孢子,5月中旬以后,遇雨水或天气潮湿,从于囊果内陆续散发出成熟的子囊孢子,通过雨水传播蔓延。孢子萌发侵入叶片后并不马上表现症状,潜伏期较长,约3~4个月,一般至8月中下旬出现新病斑,10月份病斑开始增多,病情加重,且开始少量落叶11月份大量落叶。该病发病轻重与5~6月份雨水多少关系密切,雨水多,发病重,反之则轻;园内潮湿,湿度大易发病;土壤瘠薄,管理粗放,树势弱,易发病。

三、杨梅褐斑病防治方法:

1、清扫园内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原。

2、加强肥培管理。园内土壤要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3、喷药保护。在果实采收前7~10天和采收后各喷一次1:2:200的波尔多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倍,或50%的多菌1000倍,或65%代森锌锰锌600倍等,防治效果较好。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杨梅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精彩内容,请关注1988.TV!

杨梅种植需要哪些条件?杨梅种植技术!(杨梅种植需要哪些条件?杨梅种植技术与管理)

杨梅褐斑病的无公害防治方法(杨梅有黑色的点点是霉斑么)

水果种植技术本月排行

水果种植技术精选